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,巍峨的山岭与碧绿的田野交相辉映,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。由中建七局承建的陕西华电汉阴二期5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就位于这群山之中,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65MWP,占地1332.54亩。建设内容包括光伏升压站、集电线路、场区道路及配套建设农业设施等,被列入2023年汉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,采用“板上发电+板下种植”的“农光互补”建设模式,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,为区域绿色能源输出开辟了新路径。

然而,要在这样的山区推进如此庞大的工程并非易事。从项目启动伊始,项目团队就面临着复杂的地理条件和严苛的施工环境等困难,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,项目团队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决心,克服重重障碍,朝着成功的目标坚定前行。

 

1.jpg

 

攻坚克难,铁塔跨越山岭

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,光伏板如何在复杂的地形中得以顺利安装,成为工程的核心问题,工程共涉及106座铁塔,5个光伏区,这106座铁塔的安装位置遍布山脊和半山腰,每一个位置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巧妙的调整,以适应陡峭的地形。由于铁塔的四条腿往往不在同一平面上,使得基础开挖和架设变得尤为困难。为了解决施工问题,项目团队与设计院紧密合作,对铁塔点位和线路走向进行了优化调整,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。

除了地形的挑战,材料的运输也成了项目中的一大难题,由于山路崎岖,部分铁塔所处的位置没有上山道路,运输车辆难以到达,项目团队果断组织人力开辟简易道路,依靠骡马队进行塔材、钢筋、水泥沙土等材料的运输,通过精心谋划快速推进项目施工进度,项目团队在630节点前顺利完成并网发电,按合同节点实现完美履约。

科技赋能,创新引领发展

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和项目质量,强化项目安全管理水平,项目团队大胆引入无人机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,在传统复杂地形电缆架设施工中,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,在山地或复杂地形中更是如此,项目采用大型无人机携带重型电缆,进行空中作业,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完成架设任务,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,降低了施工风险。

铁塔、线缆施工完毕,还需要有效管理和利用分散的电力资源,项目采用了分块发电与集中并网相结合的模式,实现了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输送。光伏电站通过将整个发电场地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发电单元,每个单元独立运行和发电,电力输送采用集中并网策略,每个发电单元产生的电力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后,汇聚到一个集中点,再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并入电网,大大降低了输电损耗,提高了整体的系统效率,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,使得光伏发电得以在高山深谷中顺利运营,点亮了汉阴的山谷。

生态共融,逐梦绿色未来

“我们计划在现有果园的基础上,扩大猕猴桃的种植面积。”一位当地村民介绍道,“项目在现有道路上方建设了光伏走廊,并修建了运输便道,为果园的收获和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。”在同一片土地上既可以进行猕猴桃种植,又可以发电,实现了一地两用,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。项目经理张昊表示,“光伏板安装在猕猴桃种植区域的上方,不占用额外的农业用地,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资源。这种立体利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土地的经济效益,还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。”

走在新修建的水泥路上,紫花苜蓿铺满路旁,油松幼苗在碎石旁顽强生长,陕西华电汉阴二期5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除了社会效益,还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万余吨,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6万吨,项目还同步建设了配套农业设施,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,未来,项目管理团队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为全面打造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新能源战略示范区不断努力,为汉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。